浏览:8925发布于:2023-10-26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科学揭示了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刻阐明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所在、精神命脉所系、价值追求所向,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是站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视角、对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的恢弘擘画。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来准确认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图片多年来,西藏大力传承藏医药学,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图为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生产部负责人普穷次仁(右二)为学生讲解藏药材知识。新华社发
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客观认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
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文化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西藏传统文化的每一种形态,诸如语言文字、哲学宗教、藏医藏药、天文历算、音乐舞蹈、戏剧曲艺、雕塑绘画、工艺美术等,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受各民族文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以其丰厚和独特的文化类型,丰富和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中华文化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客观地认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资源,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更好地挖掘、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要深入挖掘体现连续性、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拥有3000多年历史的藏医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是五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认识在今天依然有着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价值。
要深入挖掘体现创新性、激励开拓进取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传承1000多年的《格萨尔》,是一部典型的活形态史诗,在藏族古代故事、歌谣、谚语、赞词等丰厚的民间文学基础上产生,在一代代说唱艺人的口耳相传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了现今的世界最长史诗,随着时代的发展仍然在传承发展。又如,近代藏族学者根敦群培倡导科学的治学方法和人文史观并运用于学术实践,批判地继承传统藏学,开创了新的学术思想体系,使西藏的学术史产生了质的飞跃。
要深入挖掘体现统一性、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自元以降,形成了把西藏地方与西夏、宋、元等政权同属一个中国的思想认识及历史书写传统,认为元朝的政治统一实现了藏、汉、蒙古等各民族团结和睦。又如,19世纪晚期,英国殖民者企图向西藏倾销印度茶叶、垄断市场,遭到了西藏各族人民的坚决抵制,表现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要深入挖掘体现包容性、重视交往交流交融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吐蕃时期持续选派青年赴中原地区学习先进文化,并组织人力翻译中原地区的文化著述,加以推广。又如,布达拉宫、桑耶寺等传统建筑体现了对中原文化、西藏文化及周边文化的兼收并蓄。再如,明朝永乐、万历年间曾两次刻印藏文《大藏经》,分赐西藏寺庙和僧人,还出现《大藏经》的汉文、蒙古文译本,反映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盛况。
要深入挖掘体现和平性、强调和睦和谐和顺的宝贵思想资源。比如,在西藏各地常见的《和睦四瑞图》,体现了追求相互协作、相互敬重、和谐相处的处世理念。又如,西藏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等。
同时,西藏传统文化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坚持“两个结合”,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贵资源,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纽带。
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族群众、教育各族群众,结合影响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传统文化,运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形式和话语,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各族群众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
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要深入挖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思想认识、伦理准则、价值观念等。例如,史诗《格萨尔》表现出对分裂动荡的厌恶、对和平统一的渴望、对家国富强的向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萨迦格言》倡导以公正、仁义的理念来治理社会;《礼仪问答写卷》劝导人们坚持向善从善的道德规范等。要深入研究阐释这些蕴含普遍价值的共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推进文化强区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贡献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加强相关研究阐释工作。
加强对古籍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西藏的古籍文献有上千年的历史积累,数量巨大、门类丰富、分布广泛。在我国各民族文字历史资料中,藏文文献数量仅次于汉文资料,分布在全国10余个省份、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要加强古籍文献的保护、修复和利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加快数字化保护、利用和出版工作,推动开放共享,促进大众传播,让沉睡在藏书阁楼里的古籍文献、民间故事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在现实社会的网络和云端“活”起来,发挥更大价值。加强《格萨尔》早期版本、贝叶经等研究,进一步做好《雪域文库》等藏文古籍珍本、孤本等的搜集整理与编辑出版工作。
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研究。西藏是“歌舞的海洋”“民间文学的百花园”,拥有民间技艺、民俗、戏剧、曲艺等多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及调查、四级名录建档、传承人保护机制建设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时代的要求,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
通过学术研究讲好中国西藏故事。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推出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现实意义的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研究成果,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展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良好形象,提高涉藏国际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讲好中国西藏故事、传播好中国西藏声音,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
供稿:甘露股份综合行政部(信息管理)
来源:中国民族报
编辑:张冬桔
Copyright © www.glzy.cn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藏)-非经营性-2017-0001 【藏公网安务】54012502000094号
甘露藏药总部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济开发区林琼岗路15号
邮编:851400
传真:0891-6522794
电话:0891-6522710
邮箱:info@glzy.cn
营销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盛安街401号凯旋中心B座6层
邮编:610041
传真:028-65261119
电话:028-65787666
邮箱: chengdu@glzy.cn
关注甘露藏药微信平台
关注@甘露藏药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