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3769发布于:2024-09-03
“名医各处有,终聚药王山”,自十七世纪末,药王山及其建筑群便是拉萨最重要的地标之一。吐蕃时期,药王山和红山之间有铁索相连,此景何其壮观!人们将红山,磨盘山和药王山分别认定为三怙主的魂山。1696年,摄政第司•桑结嘉措(1653-1705)开始主持修建“琉璃光利众观之则精美智慧洲”。在原本由唐东杰布建造的神庙基础上,第司增修了拥有二十根柱子的大殿。神似坛城布局的殿堂,设计巧妙的山间小径和散落在山体的摩崖石刻构成了我们所熟知的药王山建筑群。自第司于1697年五月二十五日向学院的师生首授《四部医典》的总则起,该学府便开启了藏医的新时代。到十八世纪末,药王山建筑群被大规模的扩建,而学院的招生制度,具体的教学安排和日常的医学训练也都日趋完善。至此,藏区各地和北亚的名医和学徒皆汇聚于此,在他们回到家乡后,又仿照药王山医学院修建了无数利众的医学机构(如拉卜楞寺医学院)。有谚语称:一母诸子,诸子行医。
图:《古画中的药王山医学院》
在药王山,千万勤奋方能有一二成就,在甘露空间中,治愈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假设你是一位在利众医学院进修的医徒,那么忙碌将会成为你生活的基调。一月,为数不多有休息的月份。除了参加众多特定的仪式外,你还需要跟着院中长老为僧俗布施药品和诊病治疗。二月,你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吹奏海螺,这一古老的乐器是医学院严苛律条和庄严氛围的象征。三月,你需要在春季的辩经大会期间完整背诵完《四部医典》的总则续,论述续和后续。为了随后的背诵考试,你必须全力以赴。四月,在完成日常的学习任务之外,你还需要供养药师佛和历代祖师。传承经典的重要性,你时刻也不敢忘记。五月,你被派去采集生长在谷地的药草。在医学院,师生们每个月都有需要去采集的药草,“合时之材方能制药,合术之药方能救治”。六月,你接触到了那些精美的藏医唐卡。看图学习,趣味无穷。七月,你开始参与采药辨药的课程。从夺底沟到更远地方,老师们都在耐心地讲解石木草果各类药材的性能和功效。此刻,你无比专注,因为老师已经在准备考题了。
这一天终于到了。七月十一日,六百多种药物标本被摆在你面前。你需要在完全不认识和认识一点的药物名上画圈和打勾,学院则会依据这些圈圈和勾勾来定下你的名次。幸好,你的最终名次不高不低。看着获得奖励的前三名你羡慕不已,但也庆幸自己的成绩无需装扮成白驴和黑驴。八月,又是一个假期较长的月份。在参加完夏日庆典后,夜间你选择温习功课。月光皎洁,游子正思乡。九月,你被安排去采集蒲公英根和柴茉莉。十月,城中来了不少民众来布施医学院,你也得到了一些银元,食物和生活必需品。十一月,老师组织你们辨认那些种类繁多的治疗器械,这门功课的难度不逊于辨认药物。也是在这个月,老师赠给你一个全新的随身医疗包。欣喜和感动交织,你知道老师肯定了你的努力。十二月,学院进行了七八天的药物炼制活动,一些全新的药物配方和治疗方法被提出,被讨论,被实验,而后被收录成册。事业虽艰辛,功德无量矣!
图:《从药王山远眺布达拉宫》
你依稀还记得那个学生,在厨房工作时仍在背诵典籍,衣服上的破洞太多以至于被人调侃为“百结者”的钦绕诺布(1883-1962)。多年后,他将成为这座医学圣地的校长,并主持开启另一个甘露空间,即拉萨医算学校(门孜康)。1916年,学校正式成立。不同于药王山医学院,这座城中学府见证了近现代藏地医学史中的关键瞬间。至此,从山上到城中,人们总能清晰地感知到治愈的力量。
图:《钦绕诺布》
理论奠定了藏医学的基础,医者塑造了藏医学的灵魂,经典贯穿了藏医学的发展,先哲开创了藏医学的脉络,上述四点就如同“五源”中的土水火风一般。而诸如药王山医学院和门孜康等古典时期的藏地医学中心便是能让诸源产生变化并相互交融的场域,即空。在新旧交替的峥嵘岁月,藏医学并没有被世人所遗忘,治愈的梦根植于每个人的内心,身心的渴望转化为面对时代变迁的坚强动力。因此,藏医学迎来了属于它的生命新周期。1959年,拉萨的两处医学殿堂被合并为拉萨市藏医院,已经从少年成长为医学泰斗的钦绕诺布成为了这个全新机构的第一任院长。在短暂的起伏后,到了1980年代,拉萨市藏医院被正式扩建更名为西藏自治区藏医院。以传统为本,医者直面新的问题。
图:《拉萨门孜康》
藏医学需要生存,藏医学需要保护。若要解决这些问题,唯有一法:将藏医学深化为可持续,多元化和市场化的现代化事业。2002年,脱胎于药王山医学院制剂室的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制药厂正式更名为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事业已初具规模。到2012年,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名称变化的背后是藏医药事业直面新时代的决心,是古老智慧的正确选择。对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古医学而言,“古”并非禁锢,而是能保护事业蓬勃的夯实资本。
甘露藏药作为传统藏药中历史最为悠久的生产巨头,拥有超过三百年制药历史,以“甘露”品牌闻名,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药炼制的代表。公司通过GMP认证,生产涵盖心脑血管、消化、风湿、皮肤、妇科等多领域的藏成药,其中国药准字号品种达55个。甘露藏药不仅解决了西藏地区医药短缺问题,对当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贡献显著,并多次荣获国家及自治区表彰。其独特的“欧曲坐珠钦莫”(佐太)炼制秘法,具有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及滋补强身的神奇疗效,是诸多名贵藏药配方不可或缺的成分。1988年,公司获得了“佐太”工艺的首项国家级发明专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藏药领域的独特地位。
图:《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甘露藏医药文化展览馆被评为首批自治区非遗旅游景点。通过甘露,世人了解藏医,了解藏医药的未来图景。一颗药丸的诞生,实属不易。“无料无药”,市场消耗和自然变迁,使藏药材供应面临重重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甘露在林芝和山南建立了藏药材种植基地,以人工培育保证甘露根脉不绝。“无术无药”,在保护和继承传统配方和经典理念的前提下,甘露藏药开展多元业务,培养医药人才,研发全新产品,利用相关政策和国家法规为藏医药事业保驾护航。“无市无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藏医药文化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为藏医药市场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只有利用好日益蓬勃的国药市场和日新月异的营销策略,藏医药才能从古老智海流入千家万户,而千年甘露方能完成“立治疾苦,恩传四方,滋润身心”的使命。
藏医药的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藏医药的传奇仍将继续。道阻且长,吾为先,甘露藏药,作为承载藏医药辉煌历史与未来希望的璀璨明珠,不仅肩负着守护与发扬先辈智慧结晶的重任,更在现代化浪潮中勇立潮头,以科技为翼,让传统藏药焕发新生。吾辈愿为先行者,以甘露藏药为引领,不断探索藏医药的无限可能,让这份跨越千年的健康福祉惠及更广泛的人群,续写藏医药更加辉煌的篇章。
本文特约作者——流浪的刺点
毕业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硕士,博士在读。
独立撰稿人,热爱艺术评论,并长期主持人民大学藏史研读班。
2017年,曾参加联合国教科文在俄罗斯组织的“关于史诗与民族-雅库特”专题会议。
2018年,获得“青年美术评论家”称号。
代表作品:《图像,一种生存修辞术一古典图像和城市图像分析》。
2019年,参与了国家级项目--《西藏历史地图集》。
曾参与《藏文辞海》的编写。
Copyright © www.glzy.cn 西藏甘露藏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藏)-非经营性-2017-0001 【藏公网安务】54012502000094号
甘露藏药总部
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经济开发区林琼岗路15号
邮编:851400
传真:0891-6522794
电话:0891-6522710
邮箱:info@glzy.cn
营销中心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盛安街401号凯旋中心B座6层
邮编:610041
传真:028-65261119
电话:028-65787666
邮箱: chengdu@glzy.cn
关注甘露藏药微信平台
关注@甘露藏药官方微博